閱讀重點
🥨 寫在前面
在設定目標後的執行過程中,大多人都會面臨一個問題:三分鐘熱度。
過去「三分鐘熱度」這個問題困擾了我非常久,甚至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無法堅持、沒有自制力的人,想要把握下班後的時光來看書,結果翻開兩夜就睡著;想要減掉體重,跑個兩天公園就作罷繼續追劇;想要克制糖分攝取,卻每天早餐喝下一大杯牛奶加玉米片或泰式奶茶(這兩個有多甜我就不說了)…還有太多太多未完成的事情,都是敗在缺乏恆心堅持下去或是沒辦法克制自己。
但這兩年,我發現自己開始轉變,以前別人不曾誇獎我的優點,現在不時會出現在對話中:
『每個禮拜都有運動?放長假也有?哇,好有自制力唷!』
『怎麼可以忍住早上不吃東西,這好難執行哦』
『怎麼可以找到動力看書還有寫文章呀,社畜的周末只想攤在床上、晚上就喝個大醉』
但唯獨有一件事(或兩件XD)是我的罩門,一直改不掉、維持很短的時間又固態復明的壞習慣--晚睡(然後隔天賴床)--這也是驅使我看《輕鬆駕馭意志力》這本書的動力。
曾任教於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兼美女作者凱莉.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從心理學、經濟學、腦科學及醫學觀點帶領讀者認識意志力(Willpower),點出抵擋不住誘惑的原因,還有實戰練習強迫思考、執行,如果你想擁有抗拒誘惑的能力、提高自制力,那這會是本非常實用的好書!另外對於《原子習慣》的書迷們,相信你們閱讀起來也會發現兩本的觀念有異曲同工之妙處 😉
🥨 意志力是什麼
🟤 認識意志力(Willpower)
每一項意志力挑戰,都是一個人兩面自我之間的衝突。
《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
科學家發現,每個人都有很多個自我,包含想立即享樂的自我,以及有懷抱長遠目標的自我,我們天生會受誘惑吸引、感受到壓力與恐懼,但也會抗拒誘惑、找到冷靜下來的力量,就像卡通裡各自佔據兩邊的小天使與小惡魔一樣,我們每天都這兩個聲音(也許更多個)之間做出抉擇。
自制的重點在於了解組成自我的各個元素,而不是徹底改變自己。
《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
有時候人們太過熱切追求高強度的自制力時,會用罪惡感、壓力和羞恥心來強迫自己達成目標,雖然很常見、聽起來似乎也不無道理,但作者表示這三項其實對提高自制力來說是沒有效果的。
傾聽內心的聲音、學會接納與整合這些互相爭奪掌控權的自我,讓自己繞過衝動行事、擁抱理性選項,才是自制力強的人們真正使用的方法。
🟤 提升意志力的好處
作者提到,一個人的自制力比聰明才智更能預測學業成績、比個人魅力更能決定領導力的高低、比同理心更能確保婚姻美滿。
而且善於掌控自己的注意力、情感以及行動的人,幾乎在各方面的表現都比較傑出,他們通常比較健康、快樂;人際關係較佳,關係維繫的時間也較長;收入比較高,職涯發展比較好;比較懂得如何因應壓力、處理衝突,並克服逆境;甚至他們的壽命也比較長。
(聽到這些好處,還不忍一下想吃甜滋滋巧克力蛋糕的欲望嗎😂)
🟤 意志力的三種挑戰
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常見的意志力考驗就是抗拒誘惑,無論誘惑指的是一個甜甜圈、一根菸、一場清倉特賣,還是一夜情的機會。
但其實「說不」只是意志力的其中一種表現而已,有時候說「要」比說「不要」更加重要。
那些總是拖到明天,甚至永遠都不去做的事,你必須善用意志力,要求自己今天就去做。(譬如:打掃房間)
根據書中點出,意志力有三種挑戰方式:
我要去做
必須要積極主動做的事,也就是想根除拖延毛病,提高生活品質的事情。
譬如:不想面對的健康檢查、為了增加履歷的英文檢定考試、早睡
我不去做
必須拒絕、堅定說不的事,那些想戒掉的根深蒂固壞習慣,保住健康、讓家庭更快樂的事情。
譬如:菸癮、酒癮、翹腳、每天兩大杯含糖飲料、掛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
我真正想做
心中非常想要達成的長期目標,渴望完成的人生任務,也是我們這麼努力活在世界上的那股動力!
譬如:希望早一點退休環遊世界所以學習投資理財、想和家人擁有和諧及緊密的關係
透過上面「我要去做」、「我不去做」以及「我真正想做」的三個分類,我們即將在下一篇文章中更清楚地提到破解拖延、避開誘惑、邁向目標的實用方法。
🥨 意志力的秘訣
🟤 擁有「自我覺察」能力
意志力的秘訣就在於專注的力量,訓練大腦辨識何時在做選擇,而非讓大腦在不經意的狀態下做決定,換句話說: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
為什麼要擁有「自我覺察」的能力?
因為大腦喜歡選擇輕鬆、簡單的路,心理學家發現這樣會造成我們大部分的選擇出自於「自動導航模式」,也就是沒有經過第二層思考去察覺背後真正的原因,如此一來我們就沒辦法對後果有更深刻的省思。
也許你有過這樣的經歷,開車時明明心理在想別的事,但看到某個路口還是無意識地右轉成功到家,這就是「自動導航模式」;
你發現另外一半好像變得沉默不語,問他怎麼了,他回答『沒事!』,你還真當沒事,這就是缺少了覺察的能力。
對人有覺察的能力,就可以從對方的表情、肢體、言語中判讀情緒,進而同理想法;
對自身有覺察的能力,就能在身體啟動大腦的預設指令之前,以 slow motion 外加第三者的角度辨識自己原本想要執行的行為。
🟤 如何提升「自我覺察」能力
1️⃣ 紀錄
觀察臣服於一時衝動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原本跟自己說好 12 點睡的,為什麼才拿起手機設定鬧鐘,就無意識地點開社群開始滑起來了呢?本來答應家人這次聚會只喝一杯就回家,怎麼朋友起鬨說要續攤就喝到不支倒地了?
練習觀察自己的行為,看能不能越來越早覺察到腦袋動了什麼念頭,特別留意在什麼樣的情境、感受、氛圍下,最容易引發這股衝動?
還有當下小天使叫你快點睡覺、快點回家的時候,心中的惡魔對你說了什麼,好讓你對這股欲望屈服了?
也可以找時間紀錄一天的生活,特別是自己做出了哪些選擇,哪些選擇有助於達成目標?哪些選擇導致了失敗?
把上面這些問題都寫下來,相信很快就會找出一個脈絡,這樣後續我們就知道該從何著手解決問題了。
2️⃣ 學習專注、避免分心
史丹佛大學商學院市場行銷學教授 Baba Shiv 研究發現,分心的人比較容易臣服於誘惑。實驗結果顯示,努力記住一串電話號碼的受試學生,選擇拿取餐車上的巧克力蛋糕而非水果的比例,竟然比一般人高出 50%!
當我們分心注意別的事物時,衝動通常會主導你的選擇,更別說讓人沒機會進入「自我覺察」的狀態了。
3️⃣ 冥想
練習冥想不只訓練大腦更擅長做這件事,還有非常多好處,讓你進一步強化自制力技巧,提升注意力、專注力,以及管理壓力、控制衝動,提升自我覺察能力。
冥想不太難,初學者可以從每天 5 分鐘開始並跟隨以下的步驟試試看:
① 靜靜坐在位子上或盤腿坐,選一個舒服不會睡著的姿勢
② 閉上雙眼、專注於呼吸,從默念『吸氣~』『吐氣~』開始,心思開始飄移時再把它輕輕拉回來。
這個練習可以讓前額葉皮質區更加活躍,抑制腦中掌管壓力與欲望的區域。
③ 注意呼吸時的感受,留意心思是如何飄移的,然後試著不再默念『吸氣~』『吐氣~』,專注在呼吸上。
冥想並非屏除一切想法,而是要學會不要隨著各種念頭迷失了自己,忘記原本的目標。不用擔心自己在冥想時無法全神貫注,只要好好練習如何不斷讓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呼吸上就好 😊
Your goal is not to battle with the mind, but to witness the mind.
Swami Muktananda 印度瑜珈大師
你的目標不是利用頭腦去戰鬥,而是去見證你的心。
🔗 延伸閱讀
🌱 博客來試閱、購書連結:《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
🌱 感謝你閱讀到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 Share 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討論有助於感情升溫唷)!讓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