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想整理這篇文章的靈感是源自於閱讀《內在原力》的過程,書裡其中一段話是讀者向愛瑞克請教如果遇到「黑洞人」父母該如何處理,正好近期發現一位分享家庭關係疑難雜症的美國心理師兼作家 Kati Morton 的 YouTube 頻道,覺得這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所以著手打成文字。
閱讀重點
🥨 什麼是情緒不成熟
情緒不成熟的人的其中一個特點是喜歡把怒氣、傷痛、過錯都歸咎到別人身上,或責怪環境和遭遇讓他們別無選擇只能過著不快樂的人生。他們鮮少反省自己、為心情與決定負責,並認為別人理所當然要全盤接受自己的觀點及情緒。
當遇上意見不一致的情況,情緒不成熟的人以自我為中心的那面就會顯露無遺,他們很難去傾聽別人的想法,更別說接受對方的意見了。面對感受時,情緒不成熟的人找各種理由為自己的情緒辯護,而且善於利用激烈的言語、行為來達到操縱別人的意圖,換句話說就是要對方順自己的意做事。更嚴重的是,這樣的人會採取不健康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即使傷人的言語或是行動很可能會破壞曾經美好的情感關係。
如果這位情緒不成熟的人剛好是家中的父母、長輩,因為他們缺乏處理日常情緒的能力,也不善於覺察、換位思考,導致他們時常深陷在自己的情緒中,而無法真正在給予孩子心靈上的陪伴與支持。
🥨 情緒不成熟的特徵
🟠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情緒不成熟的人總是把壞情緒、事情發展不如預期的原因怪罪到別人頭上,並且沒有能力看清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如果遇上情緒不成熟的父母,你很難發現他們有檢討自己、承擔責任的一面,需要道歉的都是別人,有時候這個「別人」甚是就是他們的兒女,像是『要不是為了給你一個完整的家庭,不讓同學、老師因為你是單親家庭欺負你,不然我早就離婚了,誰還在這裡忍受婆媳問題啊』。
情緒不成熟的父母在氣頭上也可能會說出這樣的話『我就是教導無方才會養出你這樣的小孩』,乍聽之下似乎是在檢討自己的教養方式,可是不然,因為他們當下的內心只是想傳遞一個訊息『你是個差勁的孩子,我犧牲金錢與享樂養你全都是白費。』
情緒不成熟的人也傾向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因為沉浸在這個思維裡頭,他們可以自怨自艾,不用尋求改變。
🟠 需要得到關注
情緒不成熟的父母也可能會需要孩子經常關注他們,不間斷地簡訊關心、打電話噓寒問暖,或是經常性送禮物來讓他們感到被重視,如果小孩沒辦法達到他們的需求,他們就會翻出舊帳,把從小到大做錯的事、講錯的話都拿出來證明孩子就是忘恩負義。
🟠 沒有親密的朋友
情緒不成熟的人沒有親密的朋友,即使有的話,那些朋友關係可能非常不穩定,也難以維持長久,因為他們的情緒起伏過大,導致不容易建立健康的人際連結,通常他們會和朋友吵一個大架然後從此不再往來。
假如婚姻裡其中一個人有情緒不成熟的傾向,這段關係可能會早早以離婚收場,或是他的伴侶得 100% 完全順從,才得以保持平靜、減少紛爭。
🟠 情緒敏感卻無法將心比心
情緒不成熟的人對別人的言語或行為都極其敏感,很容易受傷;反之,他們卻無法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或做出的行為可能會傷害到身邊的人。
他們似乎認為只有自己才有受傷的權利,別人不行。也因為如此,他們覺得自己擁有充分的理由來用言語或行為對他人進行猛烈攻擊。
當孩子試圖要和這類型的父母溝通時,他們會像刺蝟一樣把自己武裝起來,如果話聽的不順,他們就會像狙擊手般展開非常傷人的攻擊,因為就像前面諸多點提到的,他們沒有能力面對自己的情緒、面對承擔責任帶來的轉變,也沒有同理心的能力,所以他們心中唯一能接受的只剩下對方的服從與道歉了。
🟠 他們的孩子被迫失去了童年
如果家中的長輩情緒不成熟,在這樣環境長大的孩子們,缺少了享受身為孩童的自由,為了滿足長輩、社會的期待,必須比同年齡的孩子還要早熟,承擔起本該屬於父母親職責的任務,像是照顧弟妹、料理家務甚至打工賺錢,在心理學上,這類現象稱為親職化(parentification)。
他們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如何照顧自己,不過因為無法從父親或母親身上得到支持與陪伴,只能把情緒與渴望壓抑下來。
🥨 我們該如何調適
首先必須要建立一個心態,認知到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他人,這用在情緒不成熟的人身上更是,不過與其被動的承接對方的情緒,我們可以從調整自己做起,以下將列出 Kati Morton 影片中的 3 點建議。
1️⃣ 思考
- 我想從這段關係中得到什麼?
- 他們能夠給予我什麼?
如果對象是父母的話,可能你希望得到的是充滿愛與和諧的家庭關係,但對方如果無法給予這麼多,提早意識到就可以免除許多過度期待帶來的失落感。
換個角度想,在原生家庭得不到的滿足感也能變成一股力量,促使你探索教養、家庭關係的領域並在未來建立的家庭中營造出和諧的氣氛,或是也可以把這個想法轉化成擁有緊密的朋友關係,讓你同樣可以感受到愛與關懷。
2️⃣ 哀悼
與其隱藏、掩蓋這樣特別的家庭相處模式,不如承認這個事實,用帶點自嘲的心態幫自己哀悼一下這輩子可能都無法從父親、母親或某位親友身上得到你夢想中的愛與和諧了 😂
不過,這不代表你把他們從生活圈中完全移除,就像前一點提到的,他們還是可以提供一部分的資源(譬如聊聊無關緊要的天氣、鄰居大小事等等),滿足我們心中的小需求,只要我們能接受這個事實,就可以把專注力放在「得到」而非「失去」的事情上面了。
3️⃣ 設定界線
有時候我們的心理強健程度還未大到能夠承受別人指責並保持心情平靜,這時不用刻意勉強自己與對方做溝通,因為可能中途會因為某件事僵持不下反而讓雙方產生更大的情緒波動。在這個階段,設立明確的界線、保持適當的物理距離是更實際的做法。
在 Kati Morton 影片中建議身處在這樣家庭的小孩,成年後經濟許可的情況下,搬離家中是最直接的製造物理距離的方法。
不過從小到大身長在台灣就會發現,如果父母的房子和工作都在同個城市,尚未結婚就搬出家裡租屋在外,不僅會面臨親友的關切,家中長輩更是不一定能諒解。可是反過來想,強迫住在同個屋簷下,每天見面劍拔奴張、關在房間裡拒絕接觸、委屈自己承接對方所有需求,這樣對彼此真是最合適的選擇嗎?
呼應開頭提到的《內在原力》一書,作者愛瑞克提到曾有讀者向他訴苦父母是近距離的「黑洞人」,總是怨念不停,而雙方常因為溝通不良而生氣,令讀者有一種無力感。
愛瑞克特別分享臨床心理師洪培芸的想法,讓面臨難題的大家可以用不同角度去思考這件事:
你要有三倍以上的成長,才有能力改寫對於逆境的詮釋,如此才不會被拖垮下去,形成惡性循環。
具體的作法,就是要先拉開物理距離,並學會「課題分離」,把「自己的課題」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
相信部分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人或多或少都對家庭懷抱著一個充滿愛與歡樂的憧憬,但有時候事情不一定能如預期的發展,我們想要能和長輩理性溝通、我們希望悲傷時家人能提供關懷、我們渴望家是人生的避風港…,這些看似簡單的幸福,對某些人來說卻是不敢奢望的夢想。
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卻可以告訴自己,關係有朝一日也許能慢慢改善,也可能沒有辦法,不過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對自己保持滿滿的信心,唯有讓自己更強大,才有機會散發出正面的影響力 🥰
🔗 延伸閱讀
🌱 Source
- Kati Morton-Your Parents Are Emotionally Immature
- Kati Morton-Dealing with Toxic Parents
🌱 感謝你閱讀到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 Share 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討論有助於感情升溫唷)!讓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