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重點
🥨 兩種心態介紹
求學時代,我們可能會聽到同學或是家長們提到某某某的智商很高、有多聰明,最後時不時還會附加一句「如果有他一半聰明就好了」。
那,假設我們真的有他一半聰明,考試就會無往不利、人生過得比較順遂嗎?
阿爾佛列德.比奈(Alfred Binet)在 20 世紀初期發明智力測驗的目的,主要是用來鑑識出未能從巴黎公立學校教育受益的學生,以便設計新的課程,使那些孩子可以獲得更有成效的教育。
比奈相信,雖然孩子們的智力程度有差別,但這是可以透過教育、練習以及最重要的 ── 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來提高注意力、記憶力及判斷力。
《心態致勝》作者,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發現,人在面對自己的能力、成果還有未知的情況下,會產生出兩種不一樣的心態,一種是認為資質、天賦是與生俱來的「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另一種則是認為能力可以經由不斷嘗試、學習而擁有的「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
哥倫比亞大學腦波實驗室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邀請這兩種心態的受試者,讓他們回答困難的問題並提供評量成果,來觀察他們腦波在哪一個階段呈現較高的注意力。
結果發現,定型心態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公布評量成果時,也就是公布他們答對或是答錯的時刻。但是當研究人員繼續提出能夠幫助他們學習的資訊時,他們的腦波則顯示未對此資訊感到興趣,即使是公布了他們答錯題目的正解時,腦波也呈現出不感興趣的反應。
而成長心態者,則有著不同的反應,他們高度關注能夠拓展知識的資訊,也就是學習。
這就有趣了,那我們可以怎麼知道自己擁有「定型心態」還是「成長心態」呢?
以下整理出書中個人的心態說明敘述:
🟤 定型心態
- 認為資質優異的人不太需要什麼努力就能有好的成果,如果需要努力達到某個標準的話就代表這人不夠好、沒天分。當失敗的經驗發生時,也會把這件事直接與自己的能力、價值劃上等號。
『我天生就腦袋不好,大概也考上好學校』
- 沒有達到標準,或是不想努力的時候,會習慣找藉口
『我原本可以考滿分,都是旁邊的人一直轉筆,害我分心。』
『我很討厭數學老師,他上課教得很爛,所以我不想念數學』
- 在衡量自己的程度、能力上,有嚴重的錯估情況。
- 擔心暴露自己能力的不足,寧可不參加測驗,這樣就不用面對結果了
- 難以忍受自己的缺點,以致拒絕學習,因為自身心理素質無法承受這種風險
- 一切成果論,若是失敗或不夠優異(ex:沒有拿第一),一切都是枉然
- 急切地想要一再證明自己的能力
🟤 成長心態
- 相信可以透過努力、策略與他人的幫助,培養與加強自己的基本素質;也相信雖然每個人初始的天賦、資質、興趣或性格可能不同,但人人都能透過用功和累積經驗而改變、成長。
- 在遇到挫折時,能夠坦然以對 ,並嘗試分析錯誤、找出方發來對付下一次挑戰
- 相信成功與學習的關聯性,總是把握機會學習,認為探詢過程的意義比成果更為重要
- 在評估自己的能力與表現時,能夠較為實際的做出衡量
在看完上面的敘述,有沒有發現自己好像兩者都有符合的?或是回想起小時候常常有某個定型心態的念頭呢?
別擔心,在繼續閱讀下去以前,我們先來解決這個憂慮~
🥨 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 每個人都有兩種心態
作者提到,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完全的「定型心態」或「成長心態」,就連她如此深刻了解成長心態的重要性,在面對某些不熟悉的領域時,還是會出現定型心態的行為反應。
像是,可能認同寫程式、學語言可以靠後天學習持續增進,但在運動的表現上,就會開始找各種藉口,體力沒有別人好、討厭跑步等等,來讓自己逃離這些活動。
🟢 你可以改變你的心態
1999 年被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譽為「世紀經理人」(Manager of the Century)的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他是奇異公司(GE)的第八任 CEO,在任期間帶領 GE 躍居全球營收之冠,他成功的管理與領導方式到現在還是商業界的典範。
雖然威爾許被大眾認為是願意至第一線傾聽員工心聲、注重團隊合作、並持續學習領導能力的執行長。但書中提到,他不是一向如此,1971 年奇異公司考慮晉升威爾許時,當時的人力部門主管對他的評價是:為人傲慢、不能承受批評、太倚恃才賦,而非仰賴努力及有見識的幕僚。
這些看似定型心態管理者的評價並未持續下去,因為威爾許決定調整自己,聽進他人的評論,並在做錯決策時重新自省。
而這些特質,正是帶領 GE 的員工與企業邁向輝煌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心態並非一成不變,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能改變自己的心態!
也許剛剛才發現自己在某個領域中是個定型心態,那先恭喜你,因為現在你知道可以改變的地方是什麼了 😊
No matter what your ability is, effort is what ignites that ability and turns it into accomplishment.
《心態致勝》
不管你的能力是什麼,努力是點燃這項能力並將其轉化為成就的關鍵。
🥨 企業文化與領導人心態
前面提到了因為威爾許擔任 CEO 的成長心態,帶動了企業的文化,最終能夠與員工協力一起創造出卓越的成績。
那反過來,如果企業文化是定型心態呢?
書中以安隆公司(Enron)事件為例,這間曾被譽為企業模範生和「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的安隆,利用會計規範的漏洞,最終股價暴跌、公司宣告破產。
當時的安隆公司具有崇拜聰明才智的文化,員工追求外表與行為都要顯現出極為聰明、能幹的表象,這等於說是迫使員工一步步邁入定型心態。書上提到,如果員工生活在一個只重視天賦的環境,當遇到危機時,他們不會尋求矯正途徑,不會向投資人及大眾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會用撒謊來掩蓋事實。而這正是安隆走向滅亡的不歸路。
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書裡,查理.蒙格提供給年輕人的忠言是這樣子說的,
Don’t work for anyone you don’t respect and admire. Work only with people you enjoy.
Charlie Munger
別為你不尊敬、不欽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歡的人共事。
除了上頭提到的安隆之外,為什麼上司、主管、領導人對我們的工作影響如此重要?
《從 A 到 A+》一書中指出,成功、卓越的公司有別於其他公司的其中一項關鍵因素是:領導人。
領導公司表現卓越的領導人,不是不是什麼神奇、有魅力、散發自負、才智過人者,他們為人謙虛、不喜出風頭,經常詢問問題,能夠面對最殘酷的答案,也能夠正視失敗,即使是自身失敗,仍可以保持信心,堅信最後會成功。
而相反的,定型心態(可能還有 CEO 病)的領導人,他們喜歡高人一等的感覺,太過看中學歷,也不怎麼關心基層員工。定型心態的上司也是一樣,他們跋扈且苛刻,下屬因為擔心被批判,必須時常阿諛奉承,導致無法專注在工作的能力精進上。
當領導人變成員工的擔心的首要事項,而非公司的營運狀況時,公司就會淪為平庸或更糟。
以下也來條列了一些「定型心態」 vs「成長心態」領導者的特質,讓我們在職場上可以更快速的辨識出與主管的相處之道(或是快逃?🤣
🟤 定型心態的主管
- 這些主管需要證明自己的優越性,他們會找各種藉口抑制批評者、敵人或意見相左的人,這讓他們更霸道、一意孤行,最終扼殺了員工的創意與樂趣。
- 當領導人、主管覺得自己天生高別人一等時,他們可能會不太理睬那些較不優秀者的需要或感覺,他們不關心小卒、瞧不起公司裡位階比他們低的人。
- 這些主管可能還會虐待員工(言語羞辱),因為這樣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更優秀,擁有權力、能力還有價值。
- 除了能力不及要求的下屬是受害者之外,很多時候那些最能幹的人也會成為標的。因為別人太過能幹會對定型心態主管構成很大的威脅,他們害怕被比下去,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
- 有這樣會羞辱員工的主管,下屬通常得要會奉承、取悅上司。
🟤 成長心態的主管
- 這樣的領導人強調「我們」,視每個員工為公司的一份子,他們重視團隊合作、願意傾聽第一線員工的心聲,並關切下屬的發展與進步。
- 他們重視員工的心態而非出身、學歷,並遏止菁英主義。
- 他們願意與團隊分享功勞,而非獨攬在自己身上。
- 這類型的主管不會一直要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也不強調自己的高位階、不貶抑他人來自我感覺良好,更重要的是,他們願意接受下屬的批評與指正,也會正視自身錯誤與缺點。
- 他們擁抱學習、成長,不斷尋求改進;也會讓身旁環繞著能幹的幕僚,一起坦承面對公司未來所需的技能,他們根據事實而具備信心,而非對自己財富的幻想所產生出信心。
Why waste time proving over and over how great you are, when you could be getting better?
《心態致勝》
當你可以變得更好時,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一遍又一遍地證明你有多偉大呢?
🌱 博客來試閱、購書連結:《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 感謝你閱讀到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 Share 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討論有助於感情升溫唷)!讓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