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人問,人生的軌跡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還是由我們無法控制的力量所決定。」
這是本書裏頭的一段話,
也是過去時常在反問自己的問題,
促使我熱切地想要翻開書本找答案。
🥨 作者簡介
布萊恩.李托(Dr. Brian Little)
李托博士是人格與動機心理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與演說家,曾連續三年獲哈佛大學畢業生評選為「最喜愛的教授」。
以下最廣為點閱的是 TED 的一則演講
Who are you, really? The puzzle of personality
🥨 本書簡介
對一個才剛開始踏入心理學的門外漢來說,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提供了不少測驗,透過解說認識自己,進而分析特定的行為是基於生理反應(譬如說催產素)、社會性(文化背景及家庭教育)又或是自發性(個人計畫與自由特質)。
話說回來,要詳細列出本書的重點著實不太容易,在心裡盤據已久的疑惑經過作者剖析後終於恍然大悟,但卻又因為每個人感受到的體驗不同,所以很難將這些小火花轉化成文字。
這兒倒是可以提出幾點,推薦對以下感同身受的人來閱讀:
- 嚮往擁有外向的性格,但 MBTI 測出來是超級內向 (introverted)
- 時常疑惑為什麼社交場合中某些人可以很快和群眾聊開,甚至第一次見面就掏心掏肺把個人私事攤出來講
- 認為自己獨特又具有創造力,但覺得大多數的人都不了解自己
🥨 五大人格特質
- 嚴謹自律性 Conscientiousness
- 親和性 Agreeableness
- 神經質 Neuroticism
- 經驗開放性 Openness
- 外向性 Extraversion
作者探討上面每項特質與幸福感之間的關聯,舉其中一點來說,通常具備高度自律的人會擁有更多的幸福感,書裏頭也提供了一個測驗來測試自己與平均值相距多少。
我的第一個 Aha moment!:
『內向者傾向避免正面回答、拐彎抹角,以保護自己,避免在最終被證明為錯的。』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在長期觀察發現,私底下對各式議題都非常有想法的我,卻會在公開場合、或周圍不熟悉的群體中,明顯自動轉換成委婉的表達方式、傾向不將想法全部呈現出來,甚至對某些有 100% 把握的事情也不太把話說死。
過去一直以來都誤以為這是什麼雙重人格,覺得奇怪,好在作者一語驚醒夢中人,終於讓心理那些年的糾結被解放了出來,透過學專家的研究成果來認識自己的感覺真好!
🥨 小結語
如果要總結看完李托博士這本書帶給我想法上的轉變,大概就是從「覺得人生是七成的機運加上三成努力組成」,躍升成「自身的努力與外在力量同等的重要」。
雖然沒辦法決定投胎到哪個家庭、指定哪位富爸爸還是選擇出眾的外在特質,不過我們卻可以靠著調整個人計畫,在做好充足準備跟練習的情況下,說服那個超級害羞的自己也該讓外向的特質偶爾出來透個氣 🙂
最後,送上一段影片給所有的內向同溫層們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by Susan Cain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好奇本書的朋友可以先至博客來上試閱唷!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就留個言讓我知道吧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