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重點
🥨 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洲際交易所集團簡介
🟤 ICE 商業模式
洲際交易所集團(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ICE)創立於 2000 年,總部設在美國喬治亞州 Atlanta,初期主要經營能源商品的交易平台,隨後在 2005 年 11 月 16 日公開上市。
透過不斷地收購、合併,現在的 ICE 已是一間控股公司,也是全球第三大的交易所集團,業務橫跨期貨與外匯市場交易及清算、交易資料數據分析、美國住宅抵押貸款技術等三大領域。
ICE 旗下最廣為人知、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除了許多老牌公司選擇在此上市外(Boeing、Coca Cola、雪弗龍…),2014 年起也有超過 70% 的科技公司(Alibaba、Spotify、Square…)選擇紐約證交所辦理首次公開募股。
💡 全球第一大及第二大交易所集團分別是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 HKEX)及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集團(CME Group)
🟤 ICE 三大業務部門
ICE 共有三個部門:交易部門(Exchanges Segment)、固定收益及資料服務部門(Fixed Income and Data Services Segment)及抵押貸款技術部門(Mortgage Technology Segment)。
交易部門
交易部門的業務包含各類商品、利率、外匯、股票及 ETF 的衍生性產品合約與金融證券的上市、交易和清算。
ICE 旗下經營 12 個交易所以及 6 個清算所,遍佈在全球主要市場中心,包含:美國、英國、歐盟、加拿大和新加坡。
再細分交易部門的話,會有 6 個種類:
① 能源期貨與選擇權 Energy Futures and Options
全球 2/3 的原油及精煉石油期貨合約交易量幾乎來自於 ICE 的平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布蘭特(Brent)原油合約,其衍生出 600 多種產品在全球被廣泛做交易。
② 農業、金屬期貨與選擇權 Agricultural & Metals Futures and Options
交易項目包含咖啡、可可、棉花和糖…
③ 金融期貨與選擇權 Financial Futures and Options
ICE 根據自己的指數、MSCI及 FTSE 創建的指數提供多種股票期貨和選擇權合約,也有貨幣相關產品,像是:短期英鎊(Short Sterling)、Sterling Overnight Index Average 等…。
④ 現金股票與股票選擇權 Cash Equities and Equity Options
透過包含紐約證交所在內的 5 個證交所提供各大公司發行的證券、ETF 和股票選擇權服務。
⑤ 上市服務 Listing
紐約證券交易所自 1792 年以來即在上市服務佔有領導性的地位,除了具備領先的技術外,品牌知名度一直是 ICE 最自豪的地方,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S&P 500 指數的成分公司有超過 70% 都在此上市。
除了企業上市外,紐約證交所也是 ETF 上市的全球領導者,同期管理的 ETF 資產(asset under management, AUM)總共有 4 兆美元,占全球 ETF 總資產的 75%。
對於營收來說,上市費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經常性的。
⑥ 數據和連接服 Data and Connectivity Services
ICE 透過 National Market System Plans,取得出售數據(包含即時、歷史價格、全球期貨市場和紐約證交所的訂單與交易資訊)的收入。
這部份很大程度上也是經常性的收入。
⑦ 場外交易與其他 OTC and Other
包含 OTC 市場、清算保證金存款的利息收入及 數位資產 Bakkt 交易所的相關收入。
固定收益及資料服務部門
這個部門又可細分為 4 個類別:
① 固定收益數據和分析 Fixed Income Data and Analytics
提供含括 151 個國家、73 種貨幣在內約 300 萬種固定收益證券的即時、停止交易時段(end-of-day)價格服務,這也是經常性的收入。
② 固定收益執行 Fixed Income Execution
提供工具幫助客戶的工作流程效率
③ CDS 清算 CDS Clearing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0 日,ICE 為全球超過 90% 的 CDS(信用違約交換)市場提供清算服務。
④ 其他數據和網絡服務 Other Data and Network Services
抵押貸款技術部門
自 2016 年收購 MERSCORP 大部分股權開始,ICE 正式踏入了抵押貸款服務的領域,緊接著又在 2019 年收購 Simplifile、在 2020 年耗資 110 億美元收購 Ellie Mae。
ICE 致力於打破了過去抵押貸款流程中耗時、文件繁瑣的情況,預計結合三間公司的資源,創造出自動化、高透明度、高效率的抵押貸款服務平台。
抵押貸款部門可分為以下 4 個項目:
① 起源技術 Origination Technology
② 網絡和解決方案 Network and Closing Solutions
③ 數據和分析 Data and Analytics
④ 登記和其他 Registrations and Other
💡 Ellie Mae
擁有可串聯押貸款業務經紀商、承銷商及貸方間的軟體公司,處理美國 35% 的抵押貸款申請,開發的軟體主要在協助簡化與自動化發起流程及融資新抵押貸款,為求提高效率、促進符合規定及減少文件錯誤產生。
🟤 ICE 營收分析
3 大業務營收組成
最大的來源還是靠交易部門產生(55%),
其次是固定收益及數據服務部門(27%),
最後則是 2016 年才踏入的市場抵押貸款部門(18%)。
交易、非交易營收組成
再來看各大企業越來越重視的持續性收入,通常我想快速知道這間公司有沒有持續性收入的話,會先搜尋財報內容有無 Subscription(訂閱)或 Recurring(重複性的) 的字樣。
ICE 估計重複性營收(Recurring Revenue)占總營收 48%,主要來自出售數據資料。
另外與交易量相關的營收(Transaction Revenue),ICE 自認非常多元化,能源期貨及抵押貸款科技為兩大主要來源。
🥨 護城河
🟢 品牌及規模
紐約證交所 NYSE Group
身為世界上最古老、最大(以上市公司市值總計)的證券交易所,是許多大型藍籌股首次公開募股的地方,根據 Investopedia 文章 提到,在紐約證交所上市須符合的規定比起納斯達克證交所來說更為嚴格,而且花費的成本也高出不少。
- S&P 500 指數的成分公司有超過 70% 都在紐約證交所上市
- 以 AUM 計算,全球 75% ETF 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光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 ETF 之一 #SPY 就是在 NYSE Group 旗下子公司 NYSE Arca 上市)
🥨 財報觀察
1️⃣ EPS
2016 FY:$2.39
2017 FY:$4.25
2018 FY:$3.43
2019 FY:$3.42
2020 FY:$3.77
ICE 這五年的 EPS 看起來呈現波動的狀態,照 10-K 年報的說法是因為 2016~2018 年對 Interactive Data 及 2020 年對 Ellie Mae 的收購所需付出的相關費用。
2️⃣ 負債
從 gurufocus 圖表來看,ICE 在 2020 年 9 月的債務明顯增加,10-K 中提到,這是源自於收購 Ellie Mae 所產生的 95 億美元債務。
再來參考公司財務槓桿其中一項指標-負債權益比(Debt to Equity Ratio)
2016 ~ 2019 年都維持在 0.5 以下,
2020 年底因債務增加上升到 0.87,超過相對比較舒服的比值 0.5,
如果有投資計畫,後續不妨密切關注 ICE 的還債進度。
3️⃣ 債務信用評等
ICE 在 10-K 中並未明確寫出信用評級,僅說明因為收購 Ellie Mae 發行龐大的債務,Moody’s Investor Service 及 S&P Global Ratings 降低了它的信用評級。
之前看其他公司多半會把信用等級顯示在官網或財報中,這次找了一下卻找不太到,所以就直接上 S&P Global 網站搜尋,以下是節錄 S&P Global 部分內容:
S&P Global Ratings 將 ICE 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和優先債務(senior debt)評級從 A 下調至 BBB+,將短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和商業票據(commercial paper)計劃評級從 A-1 下調至 A-2。
發行人信用評級展望為負面。
兩個等級的下調反映了 ICE 的財務風險概況(risk profile)因收購 Ellie Mae 而大幅減弱。
4️⃣ 股票回購
在 2016 年 12 底,在外流通股數為 5.99 億股,
到 2021 年 3 月底,在外流通股數為 5.65 億股,
過去五年來 ICE 有小幅度的回購,但因為收購需要大量資金,所以回購的股數又因為發行新股而有部分抵銷。
5️⃣ 風險
🔴 債務過高
財報中,ICE 提到目前未償債務過高(截至 2021 年 3 月底共有 165 億美元的債務),如果未來信用評級下調可能會影響客戶使用旗下清算所的意願,未來在債務融資門檻及利息都可能會有增加的情況。
🔴 競爭激烈
ICE 在交易業務,特別是選擇權的部分,與納斯達克(Nasdaq)及芝加哥全球交易市場(Cboe)維持高度競爭關係。
以下列出股票及選擇權交易數據,至於期貨部分 10-K 未顯示,在網路上也尚未找到相關比較資料,這部分不得而知。
- NYSE 市場份額
股票交易的總量,2020 年比 2019 年增加了 42%,不過占整體市場份額卻從 24.2% 下降到 22.1%。
至於這個數值在市場上高還是低呢?
根據 Cboe 統計資料, 排名第二的納斯達克其占比約在 20% 左右,排名第三的 Cboe 也僅差了約 5%。
再來選擇權的部分,NYSE 占 18.4%,在市場排名第三,交易總量比前兩名 Cboe 、納斯達克少了約 50%。
🔴 Bakkt 的未來
Bakkt 是一個數位資產交易平台,於 2018 年開始營運,目前最大的所有權擁有者為 ICE,其營收來源重度仰賴用戶支付、交易、轉換及買賣比特幣的價差。
在閱讀財報 Rick Factors 時,有一大版面都在寫投資 Bakkt 的潛在風險,不過因為涉及虛擬貨幣買賣、期貨等,暫時超出我的理解範圍,有興趣的人可以再繼續作深入研究 🙂
🥨 股息成長
ICE 自 2013 年起開始發股息
截至 2021 年已經連續成長 8 年了
下圖是 ICE 每年發出的股息金額(藍色)及股票回購金額(灰色)
🥨 估值
如果以 2021.6.16 股價大約在 $114 為基準
PE Ratio 本益比
根據 Morningstar 數據顯示,目前的 PE 是 30.49 > 近五年平均 23.89
PB Ratio 股價淨值比
目前的 PB 是 3.21 > 近五年平均 2.68
🥨 股價表現
以下這張圖,我把相同領域的 peer group 及大盤一起做比較,
若在十年前同時投資 ICE(洲際交易所集團)、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NDAQ(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CBOE(芝加哥全球交易市場公司),
將收取的股息也計算進報酬的話,
目前報酬最高的是 NDAQ、翻了 7.7 倍,
接下來是 CME 的 499%、CBOE 的 478%,最後才是 ICE 的 430%。
不過無論如何,
在這個領域過去的投資報酬率,都超過了大盤 SPY 的 305%,
最後提供這個數據,是為了帶給對尋找新標的感興趣的讀者,能夠多一些市場熱門股以外的靈感 😊
🔗 延伸閱讀
💕 好奇我唯一上過的美股課程嗎?不妨點進來看看【BOS 巴菲特線上學院】-我的美股投資真心分享
🌱 參考資料 Sources:
- ICE 2020 10-K
- ICE 2020 Annual Report
- ICE 2021 10-Q
- ICE 2021 Investor Overview
- S&P Global-S&P downgrades 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ratings
- Investopedia-The NYSE and NASDAQ: How They Work
🌱 感謝你的閱讀,本人不是投資專家或從業人員,只是熱愛看書、看財報,透過研究公司了解背後的商業模式,並分享出來提供一個選股靈感,上述內容絕對不是投資建議,聰明的投資人可視本身投資習慣及經驗調整 Portfolio!
🌱 感謝你閱讀到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 Share 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討論有助於感情升溫唷)!讓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