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不是缺陷,只是神賜給你的最特別的禮物。
《高敏感是種天賦》
閱讀重點
🥨 認識高敏感人
- 高敏感人(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 是心理學家 Elaine Aron 創造出來的一個名詞,在 1990 年代開始被使用。根據 Aron 的理論,具有 HSP 特質的人傾向對身體、情緒及社交擁有較強的中樞神經系統。
- 經過心理學家傑洛姆.凱根(Jerome Kagan)的實驗結果,每五名嬰兒中大約會有一個對周圍環境變動產生較多的反應,接著持續追蹤這些長大的孩童,對新刺激的反應比其他孩童來得大的還是會保有原來的特質,由此可見,高敏感是與生俱來的氣質。
- 目前普遍資料顯示,全世界大約有 20% 的人為高敏感一族。根據統計,其中內向的高敏感人占有 70%、外向的則占 30%。
- 一般來說,高敏感族多半喜歡安心感更勝於刺激感,從熟悉、習慣的環境中能夠讓他們找到安全感。但其中也有一種人,他們厭倦重複做相同的事情,對於千篇一律的生活感到不安,他們具備冒險精神、追求生活中的探險體驗(像是一個未知的旅行),這種作者會稱他們為「尋求刺激型」高敏感人。
- 可惜的是,我們無法單純從外觀辨識哪些人具有高敏感特質,但如果你願意,想了解他們其實並不困難,接著看下去就會知道了 🙂
💡 想知道自己、或身邊親近的人有沒有具備高敏感特質嗎?不妨先來測試一下(點我去測驗)
在繼續閱讀前,不論你是不是高敏感人,都希望可以抱持一個開放的態度,不用試圖把自己 fit in 在某個類型中,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會有什麼類型與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吻合。
透過身為心理治療師以及同為高敏感特質的作者-伊莉絲.桑德(Ilse Sand),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或他人為什麼會有這些反應,像是內向者伴侶,如果取消約會行程,而選擇獨自度過某個夜晚,外向者伴侶可能會感到不安覺得有問題,但如果能理解對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就能夠大大減少誤解,讓彼此感情昇華到下一個層次。
接著,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
🥨 高敏感人們的特質
🟢 可同時吸收多項資訊
能夠感受到事物細微的變化、擁有豐富的幻想力是高敏感族的特點。
但又因為大腦轉速過快,記憶體空間比一般人更快滿,而容易受到過度刺激。
對高敏感族來說,這個能力即便是對自己有興趣的知識也是一樣,當資訊量超過負荷時,就會演變成壓力。在超額學習還得強迫自己吸收的情況下,通常會有種累得一塌糊塗的感覺。
🟢 能辨識聲音或氣味的細微差別
無論是不是出自於意願,高敏感族就是會忍不住去注意到噪音、氣味,或者映入眼簾的所有事物。
也許對其他人來說還好的情境,像是隔壁同事吃飯嘴巴發出的咀嚼聲音、在視線範圍內對面那個持續以相同頻率抖腳轉筆的人、客運上鄰座難聞的香水味等,都是足以讓高敏感族群心煩意亂的舉動。
高敏感組很難做到輕鬆地放下生活大小事,一旦環境條件不健全,他們就很容易失去心靈空間,並為此痛苦不堪。
🟢 緩慢、深入且多元地思考
有些人可以在老師點名時馬上照樣造句、在會議中立刻做出決定,但對高敏感族們來說,這種反應正好與他們細膩的心思相反。
絕不是他們腦筋動的比較慢的關係,而是因為他們太喜歡從不同面向及觀點思考一件事,所以通常在吸收完資訊,沉澱一段時間之後再給出結論,對高敏感人來說會是更合適的選擇。
🟢 行事謹慎、危機處理能力強
這邊提到的危機處理能力並非那種當機立斷的直覺行事,而是透過事前累積的全面性思考,在緊要關頭中派上用場。
高敏感人們在採取具體行動前習慣會做出多方評估,把可能發生的情況先想一遍,這也是他們較少有魯莽行事的情形發生。
🟢 具有高度的同理心很替人著想
高敏感人很容易對情感產生投射反應,這也讓他們擁有察覺對方表情、言談及周遭環境氣氛的能力,通常他們在觀察完之後心裏會產生一個自己的解讀(至於是不是對方心裡真正的想法,這就不一定了)。
🟢 誠實、有責任感
因為真誠的特性,如果他們決定要跟你表達一件事,代表他們已經思考很久了。
高敏感族觀察細微以及同理的能力,讓他們在感覺到氣氛不穩定時會覺得有責任做點什麼去改變。
🟢 想像力豐富,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
高敏感族們通常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感到無聊,因為不需要依賴他人給自己快樂,對他們來說做自己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
有時候他們不太需要特別去尋找靈感,靈感彷彿像泉水般從體內源源不絕地湧出。
作者提到,她自己還會特別避開晚上十點以後去看可能激發新點子的事物,免得半夜太興奮睡不著覺 😂
🥨 高敏感人常有的問題與解決方式
🟠 對自我要求高
有些高敏感族會為自己設下許多標準,譬如說對人要親切友善、禮貌客氣、儘量達到別人對自己的期待等,他們深怕一旦沒有達到這些標準,身旁的人可能就會降低對他們的喜愛。
但別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應該先想想這麼做,自己感到滿足嗎?還是為了達到他人的期待而半強迫了自己呢?
若我們為了成為一個值得被愛的人而付出各種努力,那麼首先最應該努力的就是「停止努力」。
《高敏感是種天賦》
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達到最好,即便有一些不完美,還是會有人欣賞你的人 🥰
🟠 容易受到罪惡感與良心的苛責
書中寫到一句話「罪惡感實際上是對自我的憤怒的展現」,有時候高敏感族群會認為他人的不幸是自己造成的,作者在這邊提出一個建議,來協助釐清自己對這件事有多少比例的責任。
首先,針對這件事,先思考導致結果的各種可能性,條列出來並在每個原因後面加上影響的比例。
舉例來說:一位母親認為高中的孩子考大學沒考好是自己的問題而感到內疚,
如果列出可能考不好的原因及比例,
- 孩子事前沒有用功讀書 → 31%
- 孩子考試過度緊張而失常 → 57%
- 無法在課業上協助孩子(但已經提供補習或買書的教育資源) → 2%
- 沒有陪孩子去考試 → 10%
列完就會發現,有時候原因其實不是自己的問題,甚至並非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那也就不用太過苛責自己。
🟠 容易感到恐懼、憂鬱
因為高敏感族的心思較細膩,會觀察他人的言語、面部表情,有時候可能會因為過度猜測對方的心理,而將壓力施加在自己身上。
雖然無法強迫改變情緒,但這邊作者鼓勵高敏感族們可以透過改變想法,進而影響情緒,因為每件事都可以從好幾個層面去解讀,或許把『同事一定是討厭我才不跟我打招呼』轉換成『同事今日看起來心事重重,搞不好是昨天跟老婆吵架了今天還一肚子氣,才沒有注意到我跟他揮手。』。
這樣是不是心情瞬間就從害怕恐懼轉換成憐憫同情了呢?
雖然說部分高敏感族們會偏向從負面思考出發,但作者也提到,不需要勉強自己樂觀,有些人能夠先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事情比預期好的話,感受到打從心底的愉快也是不錯的方式。
🟠 不善於排解憤怒的情緒
高敏感族在直接面對憤怒時的第一時間或許會不講話保持沉默,但如果給他們兩天的時間,他們就能想通自己到底在氣什麼、想要什麼、這次爭吵對未來是否有正面意義。
高敏感族在受到委屈而感到憤怒時,如果能夠冷靜且堅定地說出原因『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希望你可以這麼做。』,會遠比悶在心裡突然間爆發或大吼大叫來的有效果。
🥨 高敏感人如何與他人相處
🟢 清楚地告知
或許不是直白的告訴對方自己是高敏感族,以作者在職場上實際運用方式,會以「我需要什麼」、「擅長什麼」與「不擅長什麼」,讓對方了解到你的需求及能力,這樣也可以避免沒有慧根的人誤以為自己想偷懶。
再來,面對家人或親近的朋友時,可以事先向對方說明自己能夠忍受的程度,比方說約定好對方來拜訪及結束的時間,明確地設定出界線,相信會尊重你的人自然不會刻意去挑戰。
🟢 溝通的藝術
1️⃣ 適度休息
在與人聊天時,可以利用一些空檔,讓自己擁有休息的空間。
雖然有些高敏感族是很好的傾聽者,不過也不能任由對方單向發言,因為當接收過多的傾吐時,高敏感族們也許會感到精力被消耗殆盡。
溝通就像丟接球,一來一往才有辦法繼續下去呀~
2️⃣ 「深度溝通」與「表層談話」
高敏感族喜歡加深對話的層次,如果對話太過表面,則很難長時間地保持興趣。
另外,作者引述心理學家榮格(Jung)對內向者有一個描述:『關注自己內在世界多過於物質世界的人。』他們除了關注自己的內在,也對其他人的內在感到好奇。
所以如果對內向者只談一些表面和物質上的話題,他們很快就會覺得無聊。他們喜歡的是深度對話,能夠有談論共同興趣的對象會讓他們非常開心,通常他們更樂於參加一對一和人數較少的群體聚會。
作者也在書中補充了溝通的四個層次:
Level 1:閒聊與表層對話
許多高敏感族對長時間持續這種不著邊際的閒聊非常不耐煩。
雖然說把腦容量用來裝這些沒意義的內容有點可惜,想聊深度話題也沒有錯。
但作者在這邊鼓勵高敏感人們可以多加練習閒聊,因為不可否認的這是個尋找共同話題十分有效的開始(反正不想聊就停下來也可以)。
Level 2:針對有興趣的部分聊
大部分的高敏感人們都喜歡與聊天的對象進入這個階段,不過,有一個例外,就是「加入充滿挑釁的爭論」。
如果在一群人的談話中,碰到每個人對這個議題都想發表言論,開始出現爭奪發言資格的狀況時,高敏感人通常傾向不加入其中,他們不是因為反應太慢抓不準發言時機,就是太有禮貌而不好意思插嘴 😂
Level 3:信賴
這個階段會開始談論到對某件事物的情感,並察覺彼此的內在。
受人信賴並不一定是個舒適的過程,尤其是當說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並期待對方能成為你的夥伴時更是如此。
Level 4:嘗試直接詢問對方
如果到了想界定兩個人之間關係時候,不知道該怎麼開始的話,也許可以嘗試問以下兩個問題,
『我想聊聊與你之間的關係,你想聽嗎?』
『你能不能讓我知道你是怎麼想的我們的關係的?』
🟢 選擇理解高敏感族的人作為伴侶
不少高敏感族會選擇一個人生活,因為獨自生活比較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平穩與安寧,像是書中的幾個案例-「想到未來要參加另一半家人之間的聚會」、「擔心沒有自己獨處的時間」等等,都是部分高敏感人們對伴侶關係卻步的原因之一。
如果能選擇一個理解高敏感特質的活潑外向伴侶,在適度給予空間,並分攤照顧孩子的責任上取得平衡,兩個人生活將會是和諧的。
🟢 接受自己能力有限、不過度勉強自己
作者建議高敏感人們不用拼命壓抑自己,或凡事追求高標準。
有些高敏感族人們選擇不生小孩,是擔心進入育兒階段,能夠獨處的時間會大大被剝奪;但如果真的有了小孩,多數高敏感族父母會為自己訂下一個極高的育兒標準,盡心盡力地為小孩付出。
作者以一位擁有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過來人身分分享,她也常認為自己當母親的能力不足而感到丟臉,特別是孩子說出『為什麼別人家媽媽早上會準備早餐而妳卻沒有…』的時候。
不過她鼓勵大家不用勉強自己事事都要完美,找出自己的頻率、適度尋求支援讓自己喘口氣,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 如何與自己好好相處
1️⃣ 準備好點子清單
依作者的觀察,許多高敏感人們能從日記、音樂或藝術的自我實踐中得到極大的喜悅。
此外,他們大部分都喜歡「水」。
(讀到這一段文字時,真心無法同意更多 😂 對於泡在海水中的滿足感、海浪拍打岸邊帶來的平靜、還有游泳時心無旁鶩專注著呼吸,都是個人認為非常有效的紓壓方式)
2️⃣ 別讓自己受到過度刺激
80% 的刺激都是從視覺侵入,透過閉上眼睛可以立刻阻絕這些干擾源,如果再戴上耳機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就可以大大降低這些問題點。
3️⃣ 集中在內在世界
偶爾來個什麼都不做的「心靈滋養時間」,讓自己擁有一段可以吸收養分的修復時間。
4️⃣ 認同自己、支持自己
在文章最前頭的地方提到,高敏感的特質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何況世界上也有高達 20% 的人擁有類似的特質,不用因為自己喜歡獨處、太多社交感到勞累,或擁有較敏銳的感官而誤以為自己異於常人。
🥨 《高敏感是種天賦》讀後感
在還未閱讀本書以前,曾有過想要探詢是什麼原因,讓自己偏向一對一的溝通遠大於多人聚會、還有獨處才能充電的感覺,直到讀完作者列出上面這些高敏感特質之後,才有種人生終於都說得通了的驚喜!哈!
雖然說每個高敏感人不一定會有相同的反應,同樣地,非高敏感人也可能具備某些特質,但本書讓我收穫最大的部分在於「好點子清單」,白話說來就是找到能讓自己感到 peaceful mind 的小事物或興趣,像是我最愛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刻意不看手機,單純聽著音樂望向窗外讓自己感受到活在當下的剎那。
另外,前幾個月在看李托博士寫的這本書-《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在大學任教又擔任講師的他擁有無數演講經驗,課堂中任誰也會以為他可能很外向,不過在每場演講結束後,他總是急需找一個能夠躲起來休息的地方,讓內向的一面得到舒展。
面對一半時間享受獨處,但另一半喜歡跟人交流、偶爾還要安排刺激旅程的我,這種既不是標準的內向性格,卻也稱不上外向活潑的結合,猜想這就是為什麼心理學如此迷人的原因吧!
無論是不是高敏感人,透過閱讀不同作者的經歷告訴我們,不需要把自己設限在某個框架中,更不用為了成為「正常人」而委屈自己獨有的特色。分享這篇讀書心得給大家,不管具備什麼樣的特質,這些都是我們生命中最特別的禮物 😇
🔗 延伸閱讀
-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 《順流致富 GPS》-擁抱自己的天才
🌱 《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感受更多、想像更多、創造更多》
好奇本書的朋友可以先至博客來上試閱唷!
🌱 感謝你閱讀到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 Share 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討論有助於感情升溫唷)!讓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