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重點
🥨 如何閱讀本文?
在美股上市的公司會定期發佈季度報告及年報,裡頭必須揭露財報期間的三大財務報表狀況,這些乍看就只是數字而已,但如果深入觀察會發現每個數值都代表著一個小故事,身為非會計專業但又想搞懂之間關聯的投資人,推薦可以看看《股市真規則》這本書。
前幾週讀完之後,陸續整理出【看懂美股財報】系列文章,若第一次點進來的大家,建議可以先閱讀這篇 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的前兩段文字,裡面有圖解說明如何進到 Morningstar 的 Financials 欄位。
本篇現金流量表主要還是使用美國連鎖零售店 Big Lots!(#BIG)及基金公司富蘭克林資源(Franklin Resources,#BEN)的案例,提供不同的比較樣本。
🔗 延伸閱讀
【看懂美股財報】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看懂美股財報】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 現金流量表的重要性
- 《你也可以成為股市天才》作者 Joel Greenblatt 在書中特別提到現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因為損益表容易被會計手法操縱,但現金流量表則很難,它能真實呈現企業營運創造現金的能力,這是企業真正創造價值、也是真實握在手中的錢。
- 也因為上面的原因,《股市真規則》作者 Pat Dorsey 強烈建議,分析企業財報時的順序為:
現金流量表 → 資產負債表 → 損益表
- 損益表上會出現一些抽象的科目,像是折舊、攤銷,但現金流量表則是企業實際賺取、支出的現金;此外,現金流量表亦能還原損益表或資產負債表,凸顯現金與盈餘之間的關係。
🥨 如何閱讀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 Cash Flows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營運活動現金流 ⭐⭐⭐
企業營運創造的現金流量,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投資人最應該留意的!
營業活動現金流的英文通常會以 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或 Operating Cash Flow(OCF) 等形式出現。
在這個項目中,淨利與營運現金流關係如下:
🔸 Net Income 淨利
以損益表的淨利為初始開始做加總
🔸 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 折舊、攤銷
因為折舊及攤銷不是真正的失去現金,所以要加回去。
🔸 Stock Based Compensation(SBC)股權激勵薪酬
股權激勵薪酬是公司使用股票選擇權來獎勵員工的一種方式。
通常員工在任職一年之後會擁有選擇權的權利,並在為期為三到四年 Vesting Period(既得期間),可以在特定的價格購買所分配額度的公司股票。
當公司股價上漲、超過當初設定員工購買的特定價格許多,員工行使股票選擇權的機會增加,公司收到的現金增加;反之,股價一旦下跌,員工執行選擇權的情況變少,公司這部分收入也會變少。
從 Big Lots! 股價與股權激勵薪酬的關係會發現,2020 年股價低時、行使選擇權的總金額為近五年最少,只有 13 million 變少,2021 年股價上漲後則總金額增加。
員工受益部分將由雇主的公司所得扣減(員工薪酬通常可以減免稅金)。
🔸 Change in Working Capital 營運資本變化
Working Capital(營運資本)= Current Assets(流動資產)– Current Liabilities(流動負債)
Change in Working Capital 為兩個財報期間的營運資本差值。
公司讓客戶賒帳(Accounts Receivable)或是向供應商賒帳買原料(Accounts Payable)、存貨過多(Inventory)、預留未來必須支付的產品保固、員工紅利(Other Working Capital)等等,都會影響營運資本(Working Capital)。
當公司購買更多存貨時,流動資產會增加,要從淨收入中扣除存貨價值的變化,因為這被視為現金流出。應收賬款(Accounts Receivable)也是如此,當它增加時,這代表公司讓客戶賒帳,沒有真實的現金入帳,所以應收賬款也需要從淨收入中被排除。
反之,如果應付賬款(Accounts Payable)等流動負債項目增加,這被視為現金流入,因為公司暫時不用付錢給供應商,代表有更多的現金可以保留在其業務中,所以要把這個金額加回到淨收入中。
雖然有些項目會彼此沖銷掉,但因為營運資本的變動經常是造成淨利潤與營業現金流量之間發生最大差異的部分,所以投資人可以特別留意。
如果看到營運資金變化為負值,可能代表公司正在大力投資(購入原物料等存貨)或大幅減少流動負債,但也可能是出現了問題(銷售不佳導致存貨囤積)。
在 Morningstar 網站,Change in working capital 計算方式如下:
Change in working capital=Inventory+Accounts payable+Other working capital
🔸 Other Non-cash Items 其他非現金項目的單次性費用
這項可能是重組費用等有點類似折舊費,因為沒有實際支出現金的項目,所以需要加回去。
🟤 Cash Flows From Investing Activities 投資活動現金流
公司購買地產、廠房、設備、併購其他事業或投資等現金流動狀況。
🔸 Cap Spending 資本支出
是公司用在購買、升級和維護資產(例如財產、廠房、建築物、技術或設備等)的資金,這項目是維持公司營運所必需的花費,也稱為 Capital Expenditure(CapEx)。
Morningstar 會在現金流量表的 Free Cash Flow(自由現金流)底下顯示資本支出總額,至於自由現金流是什麼呢?本篇文章最後面會再提到 🙂
🔸 Acquisitions 併購
這是公司為了收購另一家公司所支付的金額。
公司往往會為因為收購支付過高的費用,投資人可以留意這個項目及資產負債表的商譽,看看公司花費多少購買了無形的「商譽」。
🔸 投資
企業擁有額外現金往往會投資債券或股票,藉以賺取高於銀行儲蓄的利息,這項可能包含投資花費以及投資賺取的錢。
因為 Big Lots! 沒有併購及投資兩個項目,所以我們看富蘭克林的案例
富蘭克林在 2020 年 7 月時花費 $4.5 billion 現金併購美盛基金集團(Legg Mason) ,2021 年 9 月又宣布收購 O’Shaughnessy 資產管理公司,這些現金費用就會呈現在 Acquisitions 併購 上。此外,公司進行的投資活動則會記錄在 Purchases of Investments、Sales/Maturities of Investments 欄位。
🟤 Cash Flows From Financing Activities 融資活動現金流
融資活動現金流中會顯示公司與股東或債權人之間進行的任何交易,融資活動包括債務、股權和股息的現金狀況。
🔸 Debt Issued 發行債券
公司為籌措資金而向資本市場發行公司債,並承諾貸方會定期支付利息,且在預定時間償還這筆錢。
這項債務不會像發行股票募資一樣導致公司的所有權被稀釋,而且債務也不帶有投票權。
🔸 Debt Repayment 償還債券
償還先前從貸方借來的錢。
🔸 Common Stock Issued / Repurchased 發行 / 購買普通股 ⭐⭐
這個部分相當重要,顯示公司如何取得營運所需的資金!
成長快速的公司,經常發行大量的新股票(Issued)以取得營運擴張所需的資金,但就會導致既有股東擁有的股權被稀釋。
成長緩慢的公司往往可以創造大量自由現金流,運用這些資金買回自家股票(Repurchased),某些大量發行股票選擇權的企業也會買回自家股票,避免股權被過度稀釋。
Big Lots! 在最近一年中花費過去 2 倍多的資金回購股票,在 Key Ratios 葉面觀察股數變化會發現股數在十年內減少了快一半。
《股市真規則》作者提醒,企業回購股票對股東有利,因為每單位股票擁有的企業股權增加,但如果某些公司大量發行股票選擇權給員工,等於是低價賣股票給員工,然後在花現金在公開市場高價買回股票,如此運用資本顯然不明智。
書中是以戴爾電腦的財報作舉例,作者認為若員工選擇權的總金額占回購金額的 10%,就不是個明智的舉動。
因為 Big Lots! 近幾年沒有發行新股,剛好富蘭克林兩者都有,且近兩年 發行 / 購買 比例約在 10% 左右,提供給大家參考。
🔸 Dividend Paid 派發股息
這項應該不用多做解釋了 😂
🔷 Free Cash Flow 自由現金流
在了解到營運現金流的重要性、也認識資本支出之後,還有一項重要的指標可以觀察公司的營運與財務狀況,那就是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縮寫 FCF)。
Free Cash Flow=Operating Cash Flow-Cap Spending
FCF 代表公司在不影響營運的情況下,可以拿來償還債務或支付股息、利息的現金,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可以自由運用的現金。
FCF 適合觀察長期趨勢,而非只看一兩年,因為很可能公司某一年發生大型併購,導致該年度 FCF 變成負值。但若是長期都呈現負值的話,那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警訊,投資人需要詳細了解其原因(或乾脆避開)。
以富蘭克林來說,它在 2019 年出現負 32 billion,在年報上提到是因為 CIPs 活動的影響,再加上當年整修加州辦公師與購買波蘭大樓資產,所以 Capital Expenditure 增加。
🌱 Source:
- Investopedia-Stock Compensation
- Investopedia-Debt Issue
- Morningstar
🌱 感謝你的閱讀,本人不是投資專家或從業人員,只是熱愛看書、看財報,透過研究公司了解背後的商業模式,並分享出來提供一個選股靈感,上述內容絕對不是投資建議,聰明的投資人可視本身投資習慣及經驗調整 Portfolio!
🌱 感謝你閱讀到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 Share 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討論有助於感情升溫唷)!讓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