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重點
🥨 寫在前面
前陣子看到讀書會夥伴分享《好好說話,擁抱高情商》書中的金句,發現幾乎每一句話都精準命中了人際關係疑難雜症的核心,促使我也立刻翻開來看。
個人閱讀完後,好奇其他讀者在博客來上給出的評價,不過卻發現竟然沒有留言,這麼一本內容豐富的好書實在值得推薦,所以如果大家對「如何說話」有興趣,又希望作者能夠給出現實生活中能派上用場的說話術,不妨把《好好說話,擁抱高情商》納入清單中 😊
有鑑於書中的案例多又實用,讓我自己花上好幾天時間做筆記,本篇文章僅先產出大部分人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如何改變他人,分享書中提到的 3 種技巧,幫助你能潛移默化影響他人決策結果!

🥨 為什麼別人不願意改變
即使我們知道要改變他人的想法、行為談何容易,但不論在工作中還是家庭裡,偶爾還是碰上需要說服別人的時候,通常這時就會希望自己能早先學會這些說話技巧,好讓對方的決策能夠朝向自己的期待。
那麼首先,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他人不願意被改變、採納我們意見」的理由,然後再針對每個癥結點找出各自對應的解法。
根據作者觀察,這些理由多半可以歸納為下列 3 種:
1️⃣ 基於本能的逆反心理,對方不願意被你改變
思考:如何降低對方的抗拒心理?
解法:用選擇降低對方的牴觸情緒
2️⃣ 由於缺乏信任,對方不敢被你改變
思考:如何增加對方的信任感?
解法:銷售員 3F 讓對方覺得你站在他這邊
3️⃣ 出於不同思考方式,對方不能被你改變
思考:如何引導對方思考問題的方式?
解法:反向激將法與正面聯想
緊接著,我們針對上面三種解法舉出案例說明。
🥨 用選擇降低對方的牴觸情緒
🟤 選擇題提問法
讓人們感覺自己擁有選擇權,才會樂於改變!否則即使對方被迫接受你的觀點,內心也會有反彈的聲音。
人們很奇妙,如果在接受/不接受之外沒有其他選項,多數人往往會選「不接受」,因為如果選擇「接受」的話,就顯得自己服從,服從感覺就像是認輸,而沒人喜歡認輸,再來,只有是/否兩個答案,也容易讓人感受到壓力。
可是如果把「是非題」換成「選擇題」,人們就能感受到可以選擇的自由空間,做決定上也能更輕鬆愉快。
『你們兩個去給我洗碗!』(孩子心不甘情不願去洗…)
『你們兩個去洗碗好嗎?』(孩子表示:可以不要嗎…)
v.s.
『你們兩個想要現在先洗碗再玩玩具,還是想要先玩十分鐘玩具再去洗碗呢?』
(無論如何,這個選項最後都是爸媽勝利,小孩也開心可以玩樂)
🟤 提供反悔機會
面對猶豫的人,越是急著催,他可能越是往後退。
猶豫不決換種方式說就是「只差一步就會同意」,這個關鍵時刻千萬不能急著要他做決定,因為這樣會使對方感受到壓力、沒有選擇空間,很可能他就會退縮了。美國談判大師史都華.戴蒙(Stuart Diamond)也發現,在相同條件下,威脅對方而達成協議的成功率,僅僅只有不威脅的一半。
可是如果給出「放心,你現在做決定,隨時還有可以反悔的機會」,就可以大大降低對方拒絕的理由,商業操作上最常見方便的退貨機制、訂閱期限內取消免付錢、不好用免費等都是利用這樣的心理。
這時就大家就會好奇,打出這種方便的退貨機制會不會讓賣方虧本呢?
這讓我想到 Costco 讓人讚嘆的其中一項客戶服務就是退貨,對消費者友善的退貨服務非但沒讓他們吃大虧,還不斷在全球擴展店面。
再說,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對於自己已經實際佔有的東西,通常都會有過高的估值,導致要他們放棄時更加困難,而且要把已經擁有的物品再割捨掉,多半會引發人們心中的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心態,導致多數人在退貨前會再三思考。
🟤 殺價三部曲
前面提到了以賣方立場,如何增加客人的購買意願。現在換成買方視角,假如我們想要殺個價,可以怎麼說?
以往可能常聽到『老闆,可以再賣便宜一點嗎?』(老闆只能給出可以/不可以的答案),或是『你不賣便宜的話我就要走了!』(老闆覺得被威脅)這兩種方式,現在書中教了一個新說法,讓你大大提高殺價的成功率!
『我確實很喜歡這件,很想在這裡買,不過有些店賣的更便宜,讓我很猶豫,老闆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這句話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帶出了殺價的三種心境轉折:
① 明確表示讚美(很喜歡這件)
② 暗示負面因素(別家更便宜)
③ 以求助的方式施加壓力(你說我該怎麼辦)
而最後把問題客氣地丟回給老闆則是高手的展現,除了替對方找到幫你降價的理由之外,也暗暗把選擇權交到對方手上,讓老闆思考他可以用什麼價位賣給你!
(這招真該好好學起來,下次出國去市集買東西的時候立刻拿出來小試身手一下 😎)
🔺 注意
可以說『我特別喜歡你們的態度』、『跟你們買東西特別愉快』,但不要輕易讚美對方產品品質好,因為對方就會以品質好所以價格必須較高這個理由回絕降價囉。
🟤 想讓對方答應你,就先讓他拒絕你
如果我們要向對方提出一個「不情之請」,一個對方完全有理由拒絕的請求,這時先不要把你的真正要求放在第一個提問。
先舉一個較常見的做法:直接提出要求。
『老師,我們明天可以不要隨堂考嗎?』
書中建議更好的做法則是:先提出一個對方不太可能同意的要求,遭到拒絕後再提出第二個真正請求。
『老師,今天可以不要上課讓全班自習嗎?』
『不行,課程進度還沒趕完。』
『那明天可以先不要隨堂考,讓我們先趕進度上完再考嗎?』
有了兩個問題做比較,會讓聽者覺得第二個問題的門檻變低,而且,因為對方剛才說出拒絕,心裡多少存有一點過意不去,而第二個問題的門檻顯然降低許多,對方的補償心理就可以在這時做出答應的決定了。
🥨 銷售員 3F 讓對方覺得你站在他這邊
很多時候我們說話之所以無法說服對方,或讓對方做出改變,是因為聽者覺得不被理解、難處沒有被看見,或甚至感受被否定。
想改變這個情勢,就要讓對方相信你說的話。
現在我們來介紹銷售員常用的 3F 小技巧:
1️⃣ Feel 感覺
承認「對方的感覺是真的」,降低對方的防衛心理,讓他覺得你有誠意想和他溝通。
2️⃣ Felt 感覺過
表示自己也體驗過相同的感覺,拉近關係距離,讓他覺得你和他在同一條船上。
3️⃣ Found 發現
當對方認為你了解他的感受、和他站在同一邊後,就會對你產生信任感,這時就可以談談你現在發現的新感受、新體會。
面對懼怕考試不想去上學的孩子,父母如果說『考試有什麼好怕的,有唸書就會寫啊。』,孩子會覺得父母不懂他的心情,還是一樣畏懼去學校。
但假如換種說法,
『我可以體會考試的緊張,有時候覺得自己準備很充分了但卻不一定會有好成績,爸爸媽媽以前唸書也經歷過這樣的心情,有一次還嚴重到期中考前胃絞痛掛急診呢!但後來發現,考試只是檢視你學習的其中一種方式,不會的地方回家再複習一次就會更熟練,況且,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你真的理解所學的內容,你說是不是呢?』
這樣在孩子的立場就會大大感受到爸媽懂他,而有時候,人們之間最需要的就是一句:我懂你。
再舉個銷售上常見的情況,當銷售人員祭出所能給的最大優惠但客人卻遲遲不願買單,很可能遇上了這兩個原因:
① 客人覺得銷售人員的推薦不真誠,只是站在賣方立場想賺業績。
② 客人感受不到產品適合自己。
除了用上面的 3F 方法以外,還可以試試看美國銷售大師哈里.佛萊德曼(Harry J.Friedman)的銷售技巧:先否定再肯定。
首先,主動承認自己產品有缺陷,這樣會讓客人覺得你實在,不會為了賣東西不擇手段;再來,才提到產品的優勢。
『剛剛聽完你的需求之後,我發現你追求快速簡單的保養程序,一開始本來打算推薦你另一套熱銷的化妝水、乳液、精華液組合,但對你來說擦三種一定太耗工了,我反而覺得這款凝露與精華液組合更適合你,而且具有同樣功效的保濕效果唷!』
先說出產品的缺點,是為了避免把評論說得太美好,會讓人產生一種誇大其詞、不夠中肯的感覺,所以把話說到八分滿,更能夠讓對方買單。
🥨 反向激將法與正面聯想
觀點的差異,通常都是由於思路不同。
《好好說話,擁抱高情商》
想要改變他人的想法,就要理解對方是怎麼思考問題的,並將別人引導到你所預設的思考脈絡上。
🟤 反向激將法
很多人在敦促別人時會採用「激將法」,透過批評或稱讚對手來激發羞愧感,讓對方為了避免羞愧而奮發努力,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父母把自家小孩跟別人家的模範生做比較。
但「激將法」在根本上是一種懲罰,而懲罰會帶來強烈的挫敗感,特別是當親人這樣做時,會讓人產生一種被背叛的感覺。
要如何避免用激將法,卻又能讓對方做出改變呢?
那就反向操作,靠讚美對方或貶低他的對手,激發他為了維護認同感而努力。
激將法:『別人家小孩放學都會乖乖寫作業讀書,你看看你,只會打電動,難怪成績這麼差!』
v.s.
反向激將法:『聽說隔壁家的小孩放學都不讀書一直打電動,讓他爸媽很傷腦筋,幸好你不一樣,都會拿捏玩樂跟寫功課的時間,對不對?』
不過書中提到,在使用反向激將法有個前提,那就是-對方是願意維護自尊的人。(不然以上面的例子,孩子可能直接回答『不對』🤣)
有時候我們也會發現似乎有些人臉皮非常厚或感覺缺乏自尊心,表現出一副「我就是爛呀,你能拿我怎麼辦」的態度。這樣人的邏輯是「我已經先躺下了,所以你們不可能打倒我」,他們透過嬉皮笑臉來掩飾內心的脆弱,深入探究後會發現他們是其實是害怕被傷害,只是選擇先舉白旗來降低情緒的衝擊,並非真的缺乏自尊心。
🟤 正面聯想
人心裡的慣性是,當你問某人一件事的看法,他會傾向根據你的提問,從過去的印象中嘗試尋找能夠符合的地方。
操作這個策略的方式就是,當你想強化對方「好」的印象,就要朝「好」的方向提問,讓他往正面的方向去聯想。
如果銷售人員想賣口紅,
『你猶豫蠻久的耶,是什麼原因讓你遲疑?』
(客人就會開始往不買的理由想,價格太高、顏色好像也沒那麼特別…)
v.s.
『我看你研究這個口紅這麼久,一定是它有吸引你的地方,是顏色嗎?還是質感?』
(客人這時就會心想,這款顏色確實很少見,感覺也蠻配自己平時妝容的…)
這個「正面聯想」的方法除了用在銷售上面,對於親密關係也很有幫助,前陣子在閱讀《七個讓愛延續下去的方法》一書中也提到,只要平時多向自己提問另一半的優點是什麼,一段時間下來對方的正面特質就會常駐在腦袋裡,偶爾的小缺點就不容易放大檢視,關係也能避免往負面發展了。
把說話練好,是最划算的事。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 延伸閱讀
🌱 博客來試閱、購書連結:《好好說話,擁抱高情商》
🌱 感謝你閱讀到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記得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想法,或是 Share 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討論有助於感情升溫唷)!讓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
Leave a Reply